【比利時】周末的豪華海鮮早餐 - Noordzee – La Mer Du Nord
餓了吧哈哈哈哈哈XD
大家已經有聽過我講很多遍我不吃海鮮的故事了吧XD (沒有的話點這篇)
因為回到英國就要開始令人苦惱的畢業論文,決定在臨走前飽餐一頓(結果我回英國第二天其實去看了Justin Timberlake的演唱會)
慕名來了這家在全布魯塞爾排名13的Seafood Bar。
Noordzee – La Mer du Nord 其實都解「北海」,一個為荷蘭文,一個是法語。
沒等多久,主菜就來啦!首先是竹蟶。說起來,竹蟶(我們香港叫蟶子)是我從小比較能忍受的海鮮耶。
香港慣常的料理方式是加豆豉醬炒,而這次在 Mer du Nord ,他們就是簡簡單單地加了蒜蓉和一點點青醬(pesto sauce)去炒。沒有濃味的醬汁,反而更能帶出竹蟶的鮮味。
第二道主菜是Sole fish(查了一下台灣是叫鰈魚?香港叫「龍脷」,因為長得扁平像舌頭(廣東話稱脷)而得名。)
平常雖然常吃這種魚,倒是沒有吃過新鮮的龍脷,原來還蠻多刺的。和竹蟶一樣以青醬作調味的主打,然而這道更多了橄欖油的香味,吃起來味道不會重複。
溫馨提示: Mer du Nord 早上11點開始營業(逢星期一休息),儘量早來,不然顧客愈來愈多,會吃得很不自在。
最後附送一張開蓬車圖給大家。車中老伯伯不但對著我吹口哨還對我眨臘和送飛吻…難道我的老人緣如此強大?(驚)
▼相關資訊
店名:Noordzee – La Mer du Nord
地址:Rue Sainte-Catherine 45, 1000 Bruxelles, Belgium
2014-12-05
©1999-2016 香港永安旅遊有限公司
牌照號碼: 350074
餓了吧哈哈哈哈哈XD
大家已經有聽過我講很多遍我不吃海鮮的故事了吧XD (沒有的話點這篇)
因為回到英國就要開始令人苦惱的畢業論文,決定在臨走前飽餐一頓(結果我回英國第二天其實去看了Justin Timberlake的演唱會)
慕名來了這家在全布魯塞爾排名13的Seafood Bar。
Noordzee – La Mer du Nord 其實都解「北海」,一個為荷蘭文,一個是法語。
沒等多久,主菜就來啦!首先是竹蟶。說起來,竹蟶(我們香港叫蟶子)是我從小比較能忍受的海鮮耶。
香港慣常的料理方式是加豆豉醬炒,而這次在 Mer du Nord ,他們就是簡簡單單地加了蒜蓉和一點點青醬(pesto sauce)去炒。沒有濃味的醬汁,反而更能帶出竹蟶的鮮味。
第二道主菜是Sole fish(查了一下台灣是叫鰈魚?香港叫「龍脷」,因為長得扁平像舌頭(廣東話稱脷)而得名。)
平常雖然常吃這種魚,倒是沒有吃過新鮮的龍脷,原來還蠻多刺的。和竹蟶一樣以青醬作調味的主打,然而這道更多了橄欖油的香味,吃起來味道不會重複。
溫馨提示: Mer du Nord 早上11點開始營業(逢星期一休息),儘量早來,不然顧客愈來愈多,會吃得很不自在。
最後附送一張開蓬車圖給大家。車中老伯伯不但對著我吹口哨還對我眨臘和送飛吻…難道我的老人緣如此強大?(驚)
▼相關資訊
店名:Noordzee – La Mer du Nord
地址:Rue Sainte-Catherine 45, 1000 Bruxelles, Belgium
餓了吧哈哈哈哈哈XD
大家已經有聽過我講很多遍我不吃海鮮的故事了吧XD (沒有的話點這篇)
因為回到英國就要開始令人苦惱的畢業論文,決定在臨走前飽餐一頓(結果我回英國第二天其實去看了Justin Timberlake的演唱會)
慕名來了這家在全布魯塞爾排名13的Seafood Bar。
Noordzee – La Mer du Nord 其實都解「北海」,一個為荷蘭文,一個是法語。
沒等多久,主菜就來啦!首先是竹蟶。說起來,竹蟶(我們香港叫蟶子)是我從小比較能忍受的海鮮耶。
香港慣常的料理方式是加豆豉醬炒,而這次在 Mer du Nord ,他們就是簡簡單單地加了蒜蓉和一點點青醬(pesto sauce)去炒。沒有濃味的醬汁,反而更能帶出竹蟶的鮮味。
第二道主菜是Sole fish(查了一下台灣是叫鰈魚?香港叫「龍脷」,因為長得扁平像舌頭(廣東話稱脷)而得名。)
平常雖然常吃這種魚,倒是沒有吃過新鮮的龍脷,原來還蠻多刺的。和竹蟶一樣以青醬作調味的主打,然而這道更多了橄欖油的香味,吃起來味道不會重複。
溫馨提示: Mer du Nord 早上11點開始營業(逢星期一休息),儘量早來,不然顧客愈來愈多,會吃得很不自在。
最後附送一張開蓬車圖給大家。車中老伯伯不但對著我吹口哨還對我眨臘和送飛吻…難道我的老人緣如此強大?(驚)
▼相關資訊
店名:Noordzee – La Mer du Nord
地址:Rue Sainte-Catherine 45, 1000 Bruxelles, Belgium
餓了吧哈哈哈哈哈XD
大家已經有聽過我講很多遍我不吃海鮮的故事了吧XD (沒有的話點這篇)
因為回到英國就要開始令人苦惱的畢業論文,決定在臨走前飽餐一頓(結果我回英國第二天其實去看了Justin Timberlake的演唱會)
慕名來了這家在全布魯塞爾排名13的Seafood Bar。
Noordzee – La Mer du Nord 其實都解「北海」,一個為荷蘭文,一個是法語。
沒等多久,主菜就來啦!首先是竹蟶。說起來,竹蟶(我們香港叫蟶子)是我從小比較能忍受的海鮮耶。
香港慣常的料理方式是加豆豉醬炒,而這次在 Mer du Nord ,他們就是簡簡單單地加了蒜蓉和一點點青醬(pesto sauce)去炒。沒有濃味的醬汁,反而更能帶出竹蟶的鮮味。
第二道主菜是Sole fish(查了一下台灣是叫鰈魚?香港叫「龍脷」,因為長得扁平像舌頭(廣東話稱脷)而得名。)
平常雖然常吃這種魚,倒是沒有吃過新鮮的龍脷,原來還蠻多刺的。和竹蟶一樣以青醬作調味的主打,然而這道更多了橄欖油的香味,吃起來味道不會重複。
溫馨提示: Mer du Nord 早上11點開始營業(逢星期一休息),儘量早來,不然顧客愈來愈多,會吃得很不自在。
最後附送一張開蓬車圖給大家。車中老伯伯不但對著我吹口哨還對我眨臘和送飛吻…難道我的老人緣如此強大?(驚)
▼相關資訊
店名:Noordzee – La Mer du Nord
地址:Rue Sainte-Catherine 45, 1000 Bruxelles, Belgium
餓了吧哈哈哈哈哈XD
大家已經有聽過我講很多遍我不吃海鮮的故事了吧XD (沒有的話點這篇)
因為回到英國就要開始令人苦惱的畢業論文,決定在臨走前飽餐一頓(結果我回英國第二天其實去看了Justin Timberlake的演唱會)
慕名來了這家在全布魯塞爾排名13的Seafood Bar。
Noordzee – La Mer du Nord 其實都解「北海」,一個為荷蘭文,一個是法語。
沒等多久,主菜就來啦!首先是竹蟶。說起來,竹蟶(我們香港叫蟶子)是我從小比較能忍受的海鮮耶。
香港慣常的料理方式是加豆豉醬炒,而這次在 Mer du Nord ,他們就是簡簡單單地加了蒜蓉和一點點青醬(pesto sauce)去炒。沒有濃味的醬汁,反而更能帶出竹蟶的鮮味。
第二道主菜是Sole fish(查了一下台灣是叫鰈魚?香港叫「龍脷」,因為長得扁平像舌頭(廣東話稱脷)而得名。)
平常雖然常吃這種魚,倒是沒有吃過新鮮的龍脷,原來還蠻多刺的。和竹蟶一樣以青醬作調味的主打,然而這道更多了橄欖油的香味,吃起來味道不會重複。
溫馨提示: Mer du Nord 早上11點開始營業(逢星期一休息),儘量早來,不然顧客愈來愈多,會吃得很不自在。
最後附送一張開蓬車圖給大家。車中老伯伯不但對著我吹口哨還對我眨臘和送飛吻…難道我的老人緣如此強大?(驚)
▼相關資訊
店名:Noordzee – La Mer du Nord
地址:Rue Sainte-Catherine 45, 1000 Bruxelles, Belgium
餓了吧哈哈哈哈哈XD
大家已經有聽過我講很多遍我不吃海鮮的故事了吧XD (沒有的話點這篇)
因為回到英國就要開始令人苦惱的畢業論文,決定在臨走前飽餐一頓(結果我回英國第二天其實去看了Justin Timberlake的演唱會)
慕名來了這家在全布魯塞爾排名13的Seafood Bar。
Noordzee – La Mer du Nord 其實都解「北海」,一個為荷蘭文,一個是法語。
沒等多久,主菜就來啦!首先是竹蟶。說起來,竹蟶(我們香港叫蟶子)是我從小比較能忍受的海鮮耶。
香港慣常的料理方式是加豆豉醬炒,而這次在 Mer du Nord ,他們就是簡簡單單地加了蒜蓉和一點點青醬(pesto sauce)去炒。沒有濃味的醬汁,反而更能帶出竹蟶的鮮味。
第二道主菜是Sole fish(查了一下台灣是叫鰈魚?香港叫「龍脷」,因為長得扁平像舌頭(廣東話稱脷)而得名。)
平常雖然常吃這種魚,倒是沒有吃過新鮮的龍脷,原來還蠻多刺的。和竹蟶一樣以青醬作調味的主打,然而這道更多了橄欖油的香味,吃起來味道不會重複。
溫馨提示: Mer du Nord 早上11點開始營業(逢星期一休息),儘量早來,不然顧客愈來愈多,會吃得很不自在。
最後附送一張開蓬車圖給大家。車中老伯伯不但對著我吹口哨還對我眨臘和送飛吻…難道我的老人緣如此強大?(驚)
▼相關資訊
店名:Noordzee – La Mer du Nord
地址:Rue Sainte-Catherine 45, 1000 Bruxelles, Belgiu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