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義大利旅遊】Genova熱那亞: 必吃地道美食Pesto alla Genovese

DAY 10 天色晴朗 9月下旬

 

離開了近千年歷史的熱那亞大教堂Cattedrale di San Lorenzo Genova後,回頭走下坡路, 時天色已漸漸見黑,

(唉! 沒辦法, 之前在碼頭悠久得太久了 哈哈)加上下午時份沒有吃午餐, 只在碼頭旁吃了件小Pizza,所以決定早點去吃晚飯。


有看Sharpe Law Travel Blog的朋友都會知道,在下基本不會特意在出發前找尋那個餐廳出名 (比如Trip Advisor),或是在網絡上尋找那些很受歡迎或推祟,所謂的「必吃餐廳」的介紹文,因為對於「吃」這絕對個人化的口味, 與其信別人, 不如信自己 :)


只要餐廳看上去感覺良好, 看看Menu明白是不是地道菜,顧客又主要是當地人為主, 相信味道也絕不會太差的。

 

由於才6點多, 實在太早了, 天還未全黑,於是隨此意在熱那亞窄巷某中胡亂地走, 找尋一家合意的餐廳用膳,走來走去, 最後不知如何找到這家位於Molo老區內,大教堂附近的窄巷某深深處的一家地道小餐廳。

其實在大教堂一直走到Piazza di Sarzano廣場一帶,也就是地鐵站Metro S. Agostino附近的坡路(Museo di Sant’Agostino博物館),有很多酒吧跟餐廳, 可能是因為這區除了博物館, 附近也有家SOGEA管理課程學院,因而有大量的學生而衍生出大量的酒吧及夜店,

 

所以, 除了熱那亞舊碼頭地區, 也不妨到這邊的窄巷找餐廳覓食。而說到Cucina Genovese (地道熱那亞菜式),或更廣泛地稱之為Cucina Ligure (利古里亞菜式)之中最具世界級名氣及廣泛認識的,一定是叫作「Pesto」的食材, 中文多稱之為「羅勒醬」或是「青醬」,這亦是Sharpe Law今天點的Primo Piatto (第一道菜),Fettuccine Verdi al Pesto alla Genovese (羅勒醬波菜闊麵)

 

Pesto因顏色而在中文會被稱為「青醬」,也有人翻譯成「香蒜醬」, 甚至是中文版維基Wikia也是,但個人覺得香蒜醬一名不是翻譯得很好, 原因是Pesto主要用料並不是蒜頭,而是加入了大量香草Basilico (Basil/羅勒葉)。


不過更為正宗的是使用DOP (原產地認證),在指定地區出產的Basilico Genovese (熱那亞羅勒),而製成出Pesto alla Genovese (熱那亞羅勒醬),?並會混入生的Pinolo (松子)及大蒜,利古里亞橄欖油(特級初榨),以及少不了的芝士 (奶酪/起司),這方面多會使用Parma(帕爾馬)地區出產的Parmigiano (巴馬臣芝士)或Pecorino綿羊芝士,由於傳統上是用石磨把所有的材料用人手磨碎並混合而成, 故稱之為Pesto。

 

因此, Pesto最為重要的材料是好的羅勒葉, 而不是香蒜頭,所以「香蒜醬」一名其實是有點誤導的成份,令第一次認識Pesto的人會誤以為這主要是種用蒜頭製成的醬料,而事實上在吃Pesto的時候也不會吃到太多蒜頭的味道。替一樣外來身品翻譯名字時, 其「好」與「壞」也很視乎譯者對之的認識程度,但可惜約定俗成, 要去糾正這些帶點謬誤的中文翻譯稱實在困難,這也是Sharpe Law一直最想去改善的地方

 

Sharpe Law本身並不太好Pesto的, 不過這家餐廳自家製的Pesto的確不錯,重點是, 這家餐廳是沒有Menu 的, 待應就是顧客的餐牌,他們會直接向您介紹是日菜式及推薦, 保證是最新鮮的用料,因此對於不會意大利文的遊客而言, 也許會有點難度 (待應們的英文嘛)Secondo Piatto (第二道菜)就點了上面的Acciughe Ripiene alla Ligure,中文嘛, 應該可以翻譯成「炸釀香草利古里尼亞海魚」,上面帶點綠色的是混合了香草, 麵包屑, 芝士及牛奶的餡料,釀在堤魚肉上一起去炸,口感帶點軟熟, 味道真的不錯 :)


吃得超開心又飽飽的, 離開餐廳才7點多,見時間尚早, 就走回去熱那亞港灣地區散一下步, 幫助消化!!

 


回到上一篇遊記中介紹過的Palazzo San Giorgio,入夜後又是另一番景象, 看著光鮮外表的白色古建築被燈燈照得昏黃,想想800年前偉大的旅行家Marco Polo在囚牢中, 如何憶述元大都, 楊州的盛景,想像一下800年前的人們是如何地生活, 一個外國人如何在別國遊歷,古代旅行家的浪漫, 是現今Sharpe Law這種匆匆過客所體會不到的了;唔...話說回來, 家中那本《東方見聞錄》(馬可波羅遊記,Il Milione),只看到前半講及他去到敘利亞及伊朗等地,經過「山中老人」Rashid ad-Din Sinan (錫南)為首,紅極一時的恐怖暗殺組織Assassins (阿薩辛派)的根據地:


中世紀城堡Masyaf以及被蒙古旭烈兀摧毀不久的阿薩辛派主城Alamut,之後的遊記就還沒時間去看, 甚至Marco Polo還未去到中國;哈哈!!離開Marco Polo曾被囚禁之地, 回到對面的Porto Vecchio 熱那亞老港口

 

相片左面的亦是上篇介紹過的碼頭Ponte Embriaco,

在那個白色的巨大帳篷下是個溜冰場以及一家海灣餐廳,因此燈火特別通明, 跟前方黑暗的舊碼頭區形成個強烈的對比。

不過更沒想到的是,在9月下旬的7點半, 在遠方天際還可以看到一點日落餘暉

 

 

【部落格】www.sharpelawtravel.com

【粉絲專頁】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dessoefuturo/

【旅遊著作】 Italia好好玩: 羅馬×佛羅倫斯×威尼斯×米蘭

 

 

2016-10-14

Top

©1999-2016 香港永安旅遊有限公司

牌照號碼: 350074

DAY 10 天色晴朗 9月下旬

 

離開了近千年歷史的熱那亞大教堂Cattedrale di San Lorenzo Genova後,回頭走下坡路, 時天色已漸漸見黑,

(唉! 沒辦法, 之前在碼頭悠久得太久了 哈哈)加上下午時份沒有吃午餐, 只在碼頭旁吃了件小Pizza,所以決定早點去吃晚飯。


有看Sharpe Law Travel Blog的朋友都會知道,在下基本不會特意在出發前找尋那個餐廳出名 (比如Trip Advisor),或是在網絡上尋找那些很受歡迎或推祟,所謂的「必吃餐廳」的介紹文,因為對於「吃」這絕對個人化的口味, 與其信別人, 不如信自己 :)


只要餐廳看上去感覺良好, 看看Menu明白是不是地道菜,顧客又主要是當地人為主, 相信味道也絕不會太差的。

 

由於才6點多, 實在太早了, 天還未全黑,於是隨此意在熱那亞窄巷某中胡亂地走, 找尋一家合意的餐廳用膳,走來走去, 最後不知如何找到這家位於Molo老區內,大教堂附近的窄巷某深深處的一家地道小餐廳。

其實在大教堂一直走到Piazza di Sarzano廣場一帶,也就是地鐵站Metro S. Agostino附近的坡路(Museo di Sant’Agostino博物館),有很多酒吧跟餐廳, 可能是因為這區除了博物館, 附近也有家SOGEA管理課程學院,因而有大量的學生而衍生出大量的酒吧及夜店,

 

所以, 除了熱那亞舊碼頭地區, 也不妨到這邊的窄巷找餐廳覓食。而說到Cucina Genovese (地道熱那亞菜式),或更廣泛地稱之為Cucina Ligure (利古里亞菜式)之中最具世界級名氣及廣泛認識的,一定是叫作「Pesto」的食材, 中文多稱之為「羅勒醬」或是「青醬」,這亦是Sharpe Law今天點的Primo Piatto (第一道菜),Fettuccine Verdi al Pesto alla Genovese (羅勒醬波菜闊麵)

 

Pesto因顏色而在中文會被稱為「青醬」,也有人翻譯成「香蒜醬」, 甚至是中文版維基Wikia也是,但個人覺得香蒜醬一名不是翻譯得很好, 原因是Pesto主要用料並不是蒜頭,而是加入了大量香草Basilico (Basil/羅勒葉)。


不過更為正宗的是使用DOP (原產地認證),在指定地區出產的Basilico Genovese (熱那亞羅勒),而製成出Pesto alla Genovese (熱那亞羅勒醬),?並會混入生的Pinolo (松子)及大蒜,利古里亞橄欖油(特級初榨),以及少不了的芝士 (奶酪/起司),這方面多會使用Parma(帕爾馬)地區出產的Parmigiano (巴馬臣芝士)或Pecorino綿羊芝士,由於傳統上是用石磨把所有的材料用人手磨碎並混合而成, 故稱之為Pesto。

 

因此, Pesto最為重要的材料是好的羅勒葉, 而不是香蒜頭,所以「香蒜醬」一名其實是有點誤導的成份,令第一次認識Pesto的人會誤以為這主要是種用蒜頭製成的醬料,而事實上在吃Pesto的時候也不會吃到太多蒜頭的味道。替一樣外來身品翻譯名字時, 其「好」與「壞」也很視乎譯者對之的認識程度,但可惜約定俗成, 要去糾正這些帶點謬誤的中文翻譯稱實在困難,這也是Sharpe Law一直最想去改善的地方

 

Sharpe Law本身並不太好Pesto的, 不過這家餐廳自家製的Pesto的確不錯,重點是, 這家餐廳是沒有Menu 的, 待應就是顧客的餐牌,他們會直接向您介紹是日菜式及推薦, 保證是最新鮮的用料,因此對於不會意大利文的遊客而言, 也許會有點難度 (待應們的英文嘛)Secondo Piatto (第二道菜)就點了上面的Acciughe Ripiene alla Ligure,中文嘛, 應該可以翻譯成「炸釀香草利古里尼亞海魚」,上面帶點綠色的是混合了香草, 麵包屑, 芝士及牛奶的餡料,釀在堤魚肉上一起去炸,口感帶點軟熟, 味道真的不錯 :)


吃得超開心又飽飽的, 離開餐廳才7點多,見時間尚早, 就走回去熱那亞港灣地區散一下步, 幫助消化!!

 


回到上一篇遊記中介紹過的Palazzo San Giorgio,入夜後又是另一番景象, 看著光鮮外表的白色古建築被燈燈照得昏黃,想想800年前偉大的旅行家Marco Polo在囚牢中, 如何憶述元大都, 楊州的盛景,想像一下800年前的人們是如何地生活, 一個外國人如何在別國遊歷,古代旅行家的浪漫, 是現今Sharpe Law這種匆匆過客所體會不到的了;唔...話說回來, 家中那本《東方見聞錄》(馬可波羅遊記,Il Milione),只看到前半講及他去到敘利亞及伊朗等地,經過「山中老人」Rashid ad-Din Sinan (錫南)為首,紅極一時的恐怖暗殺組織Assassins (阿薩辛派)的根據地:


中世紀城堡Masyaf以及被蒙古旭烈兀摧毀不久的阿薩辛派主城Alamut,之後的遊記就還沒時間去看, 甚至Marco Polo還未去到中國;哈哈!!離開Marco Polo曾被囚禁之地, 回到對面的Porto Vecchio 熱那亞老港口

 

相片左面的亦是上篇介紹過的碼頭Ponte Embriaco,

在那個白色的巨大帳篷下是個溜冰場以及一家海灣餐廳,因此燈火特別通明, 跟前方黑暗的舊碼頭區形成個強烈的對比。

不過更沒想到的是,在9月下旬的7點半, 在遠方天際還可以看到一點日落餘暉

 

 

【部落格】www.sharpelawtravel.com

【粉絲專頁】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dessoefuturo/

【旅遊著作】 Italia好好玩: 羅馬×佛羅倫斯×威尼斯×米蘭

 

 

DAY 10 天色晴朗 9月下旬

 

離開了近千年歷史的熱那亞大教堂Cattedrale di San Lorenzo Genova後,回頭走下坡路, 時天色已漸漸見黑,

(唉! 沒辦法, 之前在碼頭悠久得太久了 哈哈)加上下午時份沒有吃午餐, 只在碼頭旁吃了件小Pizza,所以決定早點去吃晚飯。


有看Sharpe Law Travel Blog的朋友都會知道,在下基本不會特意在出發前找尋那個餐廳出名 (比如Trip Advisor),或是在網絡上尋找那些很受歡迎或推祟,所謂的「必吃餐廳」的介紹文,因為對於「吃」這絕對個人化的口味, 與其信別人, 不如信自己 :)


只要餐廳看上去感覺良好, 看看Menu明白是不是地道菜,顧客又主要是當地人為主, 相信味道也絕不會太差的。

 

由於才6點多, 實在太早了, 天還未全黑,於是隨此意在熱那亞窄巷某中胡亂地走, 找尋一家合意的餐廳用膳,走來走去, 最後不知如何找到這家位於Molo老區內,大教堂附近的窄巷某深深處的一家地道小餐廳。

其實在大教堂一直走到Piazza di Sarzano廣場一帶,也就是地鐵站Metro S. Agostino附近的坡路(Museo di Sant’Agostino博物館),有很多酒吧跟餐廳, 可能是因為這區除了博物館, 附近也有家SOGEA管理課程學院,因而有大量的學生而衍生出大量的酒吧及夜店,

 

所以, 除了熱那亞舊碼頭地區, 也不妨到這邊的窄巷找餐廳覓食。而說到Cucina Genovese (地道熱那亞菜式),或更廣泛地稱之為Cucina Ligure (利古里亞菜式)之中最具世界級名氣及廣泛認識的,一定是叫作「Pesto」的食材, 中文多稱之為「羅勒醬」或是「青醬」,這亦是Sharpe Law今天點的Primo Piatto (第一道菜),Fettuccine Verdi al Pesto alla Genovese (羅勒醬波菜闊麵)

 

Pesto因顏色而在中文會被稱為「青醬」,也有人翻譯成「香蒜醬」, 甚至是中文版維基Wikia也是,但個人覺得香蒜醬一名不是翻譯得很好, 原因是Pesto主要用料並不是蒜頭,而是加入了大量香草Basilico (Basil/羅勒葉)。


不過更為正宗的是使用DOP (原產地認證),在指定地區出產的Basilico Genovese (熱那亞羅勒),而製成出Pesto alla Genovese (熱那亞羅勒醬),?並會混入生的Pinolo (松子)及大蒜,利古里亞橄欖油(特級初榨),以及少不了的芝士 (奶酪/起司),這方面多會使用Parma(帕爾馬)地區出產的Parmigiano (巴馬臣芝士)或Pecorino綿羊芝士,由於傳統上是用石磨把所有的材料用人手磨碎並混合而成, 故稱之為Pesto。

 

因此, Pesto最為重要的材料是好的羅勒葉, 而不是香蒜頭,所以「香蒜醬」一名其實是有點誤導的成份,令第一次認識Pesto的人會誤以為這主要是種用蒜頭製成的醬料,而事實上在吃Pesto的時候也不會吃到太多蒜頭的味道。替一樣外來身品翻譯名字時, 其「好」與「壞」也很視乎譯者對之的認識程度,但可惜約定俗成, 要去糾正這些帶點謬誤的中文翻譯稱實在困難,這也是Sharpe Law一直最想去改善的地方

 

Sharpe Law本身並不太好Pesto的, 不過這家餐廳自家製的Pesto的確不錯,重點是, 這家餐廳是沒有Menu 的, 待應就是顧客的餐牌,他們會直接向您介紹是日菜式及推薦, 保證是最新鮮的用料,因此對於不會意大利文的遊客而言, 也許會有點難度 (待應們的英文嘛)Secondo Piatto (第二道菜)就點了上面的Acciughe Ripiene alla Ligure,中文嘛, 應該可以翻譯成「炸釀香草利古里尼亞海魚」,上面帶點綠色的是混合了香草, 麵包屑, 芝士及牛奶的餡料,釀在堤魚肉上一起去炸,口感帶點軟熟, 味道真的不錯 :)


吃得超開心又飽飽的, 離開餐廳才7點多,見時間尚早, 就走回去熱那亞港灣地區散一下步, 幫助消化!!

 


回到上一篇遊記中介紹過的Palazzo San Giorgio,入夜後又是另一番景象, 看著光鮮外表的白色古建築被燈燈照得昏黃,想想800年前偉大的旅行家Marco Polo在囚牢中, 如何憶述元大都, 楊州的盛景,想像一下800年前的人們是如何地生活, 一個外國人如何在別國遊歷,古代旅行家的浪漫, 是現今Sharpe Law這種匆匆過客所體會不到的了;唔...話說回來, 家中那本《東方見聞錄》(馬可波羅遊記,Il Milione),只看到前半講及他去到敘利亞及伊朗等地,經過「山中老人」Rashid ad-Din Sinan (錫南)為首,紅極一時的恐怖暗殺組織Assassins (阿薩辛派)的根據地:


中世紀城堡Masyaf以及被蒙古旭烈兀摧毀不久的阿薩辛派主城Alamut,之後的遊記就還沒時間去看, 甚至Marco Polo還未去到中國;哈哈!!離開Marco Polo曾被囚禁之地, 回到對面的Porto Vecchio 熱那亞老港口

 

相片左面的亦是上篇介紹過的碼頭Ponte Embriaco,

在那個白色的巨大帳篷下是個溜冰場以及一家海灣餐廳,因此燈火特別通明, 跟前方黑暗的舊碼頭區形成個強烈的對比。

不過更沒想到的是,在9月下旬的7點半, 在遠方天際還可以看到一點日落餘暉

 

 

【部落格】www.sharpelawtravel.com

【粉絲專頁】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dessoefuturo/

【旅遊著作】 Italia好好玩: 羅馬×佛羅倫斯×威尼斯×米蘭

 

 

【義大利旅遊】Genova熱那亞: 必吃地道美食Pesto alla Genovese

DAY 10 天色晴朗 9月下旬

 

離開了近千年歷史的熱那亞大教堂Cattedrale di San Lorenzo Genova後,回頭走下坡路, 時天色已漸漸見黑,

(唉! 沒辦法, 之前在碼頭悠久得太久了 哈哈)加上下午時份沒有吃午餐, 只在碼頭旁吃了件小Pizza,所以決定早點去吃晚飯。


有看Sharpe Law Travel Blog的朋友都會知道,在下基本不會特意在出發前找尋那個餐廳出名 (比如Trip Advisor),或是在網絡上尋找那些很受歡迎或推祟,所謂的「必吃餐廳」的介紹文,因為對於「吃」這絕對個人化的口味, 與其信別人, 不如信自己 :)


只要餐廳看上去感覺良好, 看看Menu明白是不是地道菜,顧客又主要是當地人為主, 相信味道也絕不會太差的。

 

由於才6點多, 實在太早了, 天還未全黑,於是隨此意在熱那亞窄巷某中胡亂地走, 找尋一家合意的餐廳用膳,走來走去, 最後不知如何找到這家位於Molo老區內,大教堂附近的窄巷某深深處的一家地道小餐廳。

其實在大教堂一直走到Piazza di Sarzano廣場一帶,也就是地鐵站Metro S. Agostino附近的坡路(Museo di Sant’Agostino博物館),有很多酒吧跟餐廳, 可能是因為這區除了博物館, 附近也有家SOGEA管理課程學院,因而有大量的學生而衍生出大量的酒吧及夜店,

 

所以, 除了熱那亞舊碼頭地區, 也不妨到這邊的窄巷找餐廳覓食。而說到Cucina Genovese (地道熱那亞菜式),或更廣泛地稱之為Cucina Ligure (利古里亞菜式)之中最具世界級名氣及廣泛認識的,一定是叫作「Pesto」的食材, 中文多稱之為「羅勒醬」或是「青醬」,這亦是Sharpe Law今天點的Primo Piatto (第一道菜),Fettuccine Verdi al Pesto alla Genovese (羅勒醬波菜闊麵)

 

Pesto因顏色而在中文會被稱為「青醬」,也有人翻譯成「香蒜醬」, 甚至是中文版維基Wikia也是,但個人覺得香蒜醬一名不是翻譯得很好, 原因是Pesto主要用料並不是蒜頭,而是加入了大量香草Basilico (Basil/羅勒葉)。


不過更為正宗的是使用DOP (原產地認證),在指定地區出產的Basilico Genovese (熱那亞羅勒),而製成出Pesto alla Genovese (熱那亞羅勒醬),?並會混入生的Pinolo (松子)及大蒜,利古里亞橄欖油(特級初榨),以及少不了的芝士 (奶酪/起司),這方面多會使用Parma(帕爾馬)地區出產的Parmigiano (巴馬臣芝士)或Pecorino綿羊芝士,由於傳統上是用石磨把所有的材料用人手磨碎並混合而成, 故稱之為Pesto。

 

因此, Pesto最為重要的材料是好的羅勒葉, 而不是香蒜頭,所以「香蒜醬」一名其實是有點誤導的成份,令第一次認識Pesto的人會誤以為這主要是種用蒜頭製成的醬料,而事實上在吃Pesto的時候也不會吃到太多蒜頭的味道。替一樣外來身品翻譯名字時, 其「好」與「壞」也很視乎譯者對之的認識程度,但可惜約定俗成, 要去糾正這些帶點謬誤的中文翻譯稱實在困難,這也是Sharpe Law一直最想去改善的地方

 

Sharpe Law本身並不太好Pesto的, 不過這家餐廳自家製的Pesto的確不錯,重點是, 這家餐廳是沒有Menu 的, 待應就是顧客的餐牌,他們會直接向您介紹是日菜式及推薦, 保證是最新鮮的用料,因此對於不會意大利文的遊客而言, 也許會有點難度 (待應們的英文嘛)Secondo Piatto (第二道菜)就點了上面的Acciughe Ripiene alla Ligure,中文嘛, 應該可以翻譯成「炸釀香草利古里尼亞海魚」,上面帶點綠色的是混合了香草, 麵包屑, 芝士及牛奶的餡料,釀在堤魚肉上一起去炸,口感帶點軟熟, 味道真的不錯 :)


吃得超開心又飽飽的, 離開餐廳才7點多,見時間尚早, 就走回去熱那亞港灣地區散一下步, 幫助消化!!

 


回到上一篇遊記中介紹過的Palazzo San Giorgio,入夜後又是另一番景象, 看著光鮮外表的白色古建築被燈燈照得昏黃,想想800年前偉大的旅行家Marco Polo在囚牢中, 如何憶述元大都, 楊州的盛景,想像一下800年前的人們是如何地生活, 一個外國人如何在別國遊歷,古代旅行家的浪漫, 是現今Sharpe Law這種匆匆過客所體會不到的了;唔...話說回來, 家中那本《東方見聞錄》(馬可波羅遊記,Il Milione),只看到前半講及他去到敘利亞及伊朗等地,經過「山中老人」Rashid ad-Din Sinan (錫南)為首,紅極一時的恐怖暗殺組織Assassins (阿薩辛派)的根據地:


中世紀城堡Masyaf以及被蒙古旭烈兀摧毀不久的阿薩辛派主城Alamut,之後的遊記就還沒時間去看, 甚至Marco Polo還未去到中國;哈哈!!離開Marco Polo曾被囚禁之地, 回到對面的Porto Vecchio 熱那亞老港口

 

相片左面的亦是上篇介紹過的碼頭Ponte Embriaco,

在那個白色的巨大帳篷下是個溜冰場以及一家海灣餐廳,因此燈火特別通明, 跟前方黑暗的舊碼頭區形成個強烈的對比。

不過更沒想到的是,在9月下旬的7點半, 在遠方天際還可以看到一點日落餘暉

 

 

【部落格】www.sharpelawtravel.com

【粉絲專頁】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dessoefuturo/

【旅遊著作】 Italia好好玩: 羅馬×佛羅倫斯×威尼斯×米蘭

 

 

DAY 10 天色晴朗 9月下旬

 

離開了近千年歷史的熱那亞大教堂Cattedrale di San Lorenzo Genova後,回頭走下坡路, 時天色已漸漸見黑,

(唉! 沒辦法, 之前在碼頭悠久得太久了 哈哈)加上下午時份沒有吃午餐, 只在碼頭旁吃了件小Pizza,所以決定早點去吃晚飯。


有看Sharpe Law Travel Blog的朋友都會知道,在下基本不會特意在出發前找尋那個餐廳出名 (比如Trip Advisor),或是在網絡上尋找那些很受歡迎或推祟,所謂的「必吃餐廳」的介紹文,因為對於「吃」這絕對個人化的口味, 與其信別人, 不如信自己 :)


只要餐廳看上去感覺良好, 看看Menu明白是不是地道菜,顧客又主要是當地人為主, 相信味道也絕不會太差的。

 

由於才6點多, 實在太早了, 天還未全黑,於是隨此意在熱那亞窄巷某中胡亂地走, 找尋一家合意的餐廳用膳,走來走去, 最後不知如何找到這家位於Molo老區內,大教堂附近的窄巷某深深處的一家地道小餐廳。

其實在大教堂一直走到Piazza di Sarzano廣場一帶,也就是地鐵站Metro S. Agostino附近的坡路(Museo di Sant’Agostino博物館),有很多酒吧跟餐廳, 可能是因為這區除了博物館, 附近也有家SOGEA管理課程學院,因而有大量的學生而衍生出大量的酒吧及夜店,

 

所以, 除了熱那亞舊碼頭地區, 也不妨到這邊的窄巷找餐廳覓食。而說到Cucina Genovese (地道熱那亞菜式),或更廣泛地稱之為Cucina Ligure (利古里亞菜式)之中最具世界級名氣及廣泛認識的,一定是叫作「Pesto」的食材, 中文多稱之為「羅勒醬」或是「青醬」,這亦是Sharpe Law今天點的Primo Piatto (第一道菜),Fettuccine Verdi al Pesto alla Genovese (羅勒醬波菜闊麵)

 

Pesto因顏色而在中文會被稱為「青醬」,也有人翻譯成「香蒜醬」, 甚至是中文版維基Wikia也是,但個人覺得香蒜醬一名不是翻譯得很好, 原因是Pesto主要用料並不是蒜頭,而是加入了大量香草Basilico (Basil/羅勒葉)。


不過更為正宗的是使用DOP (原產地認證),在指定地區出產的Basilico Genovese (熱那亞羅勒),而製成出Pesto alla Genovese (熱那亞羅勒醬),?並會混入生的Pinolo (松子)及大蒜,利古里亞橄欖油(特級初榨),以及少不了的芝士 (奶酪/起司),這方面多會使用Parma(帕爾馬)地區出產的Parmigiano (巴馬臣芝士)或Pecorino綿羊芝士,由於傳統上是用石磨把所有的材料用人手磨碎並混合而成, 故稱之為Pesto。

 

因此, Pesto最為重要的材料是好的羅勒葉, 而不是香蒜頭,所以「香蒜醬」一名其實是有點誤導的成份,令第一次認識Pesto的人會誤以為這主要是種用蒜頭製成的醬料,而事實上在吃Pesto的時候也不會吃到太多蒜頭的味道。替一樣外來身品翻譯名字時, 其「好」與「壞」也很視乎譯者對之的認識程度,但可惜約定俗成, 要去糾正這些帶點謬誤的中文翻譯稱實在困難,這也是Sharpe Law一直最想去改善的地方

 

Sharpe Law本身並不太好Pesto的, 不過這家餐廳自家製的Pesto的確不錯,重點是, 這家餐廳是沒有Menu 的, 待應就是顧客的餐牌,他們會直接向您介紹是日菜式及推薦, 保證是最新鮮的用料,因此對於不會意大利文的遊客而言, 也許會有點難度 (待應們的英文嘛)Secondo Piatto (第二道菜)就點了上面的Acciughe Ripiene alla Ligure,中文嘛, 應該可以翻譯成「炸釀香草利古里尼亞海魚」,上面帶點綠色的是混合了香草, 麵包屑, 芝士及牛奶的餡料,釀在堤魚肉上一起去炸,口感帶點軟熟, 味道真的不錯 :)


吃得超開心又飽飽的, 離開餐廳才7點多,見時間尚早, 就走回去熱那亞港灣地區散一下步, 幫助消化!!

 


回到上一篇遊記中介紹過的Palazzo San Giorgio,入夜後又是另一番景象, 看著光鮮外表的白色古建築被燈燈照得昏黃,想想800年前偉大的旅行家Marco Polo在囚牢中, 如何憶述元大都, 楊州的盛景,想像一下800年前的人們是如何地生活, 一個外國人如何在別國遊歷,古代旅行家的浪漫, 是現今Sharpe Law這種匆匆過客所體會不到的了;唔...話說回來, 家中那本《東方見聞錄》(馬可波羅遊記,Il Milione),只看到前半講及他去到敘利亞及伊朗等地,經過「山中老人」Rashid ad-Din Sinan (錫南)為首,紅極一時的恐怖暗殺組織Assassins (阿薩辛派)的根據地:


中世紀城堡Masyaf以及被蒙古旭烈兀摧毀不久的阿薩辛派主城Alamut,之後的遊記就還沒時間去看, 甚至Marco Polo還未去到中國;哈哈!!離開Marco Polo曾被囚禁之地, 回到對面的Porto Vecchio 熱那亞老港口

 

相片左面的亦是上篇介紹過的碼頭Ponte Embriaco,

在那個白色的巨大帳篷下是個溜冰場以及一家海灣餐廳,因此燈火特別通明, 跟前方黑暗的舊碼頭區形成個強烈的對比。

不過更沒想到的是,在9月下旬的7點半, 在遠方天際還可以看到一點日落餘暉

 

 

【部落格】www.sharpelawtravel.com

【粉絲專頁】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dessoefuturo/

【旅遊著作】 Italia好好玩: 羅馬×佛羅倫斯×威尼斯×米蘭

 

 

Top

DAY 10 天色晴朗 9月下旬

 

離開了近千年歷史的熱那亞大教堂Cattedrale di San Lorenzo Genova後,回頭走下坡路, 時天色已漸漸見黑,

(唉! 沒辦法, 之前在碼頭悠久得太久了 哈哈)加上下午時份沒有吃午餐, 只在碼頭旁吃了件小Pizza,所以決定早點去吃晚飯。


有看Sharpe Law Travel Blog的朋友都會知道,在下基本不會特意在出發前找尋那個餐廳出名 (比如Trip Advisor),或是在網絡上尋找那些很受歡迎或推祟,所謂的「必吃餐廳」的介紹文,因為對於「吃」這絕對個人化的口味, 與其信別人, 不如信自己 :)


只要餐廳看上去感覺良好, 看看Menu明白是不是地道菜,顧客又主要是當地人為主, 相信味道也絕不會太差的。

 

由於才6點多, 實在太早了, 天還未全黑,於是隨此意在熱那亞窄巷某中胡亂地走, 找尋一家合意的餐廳用膳,走來走去, 最後不知如何找到這家位於Molo老區內,大教堂附近的窄巷某深深處的一家地道小餐廳。

其實在大教堂一直走到Piazza di Sarzano廣場一帶,也就是地鐵站Metro S. Agostino附近的坡路(Museo di Sant’Agostino博物館),有很多酒吧跟餐廳, 可能是因為這區除了博物館, 附近也有家SOGEA管理課程學院,因而有大量的學生而衍生出大量的酒吧及夜店,

 

所以, 除了熱那亞舊碼頭地區, 也不妨到這邊的窄巷找餐廳覓食。而說到Cucina Genovese (地道熱那亞菜式),或更廣泛地稱之為Cucina Ligure (利古里亞菜式)之中最具世界級名氣及廣泛認識的,一定是叫作「Pesto」的食材, 中文多稱之為「羅勒醬」或是「青醬」,這亦是Sharpe Law今天點的Primo Piatto (第一道菜),Fettuccine Verdi al Pesto alla Genovese (羅勒醬波菜闊麵)

 

Pesto因顏色而在中文會被稱為「青醬」,也有人翻譯成「香蒜醬」, 甚至是中文版維基Wikia也是,但個人覺得香蒜醬一名不是翻譯得很好, 原因是Pesto主要用料並不是蒜頭,而是加入了大量香草Basilico (Basil/羅勒葉)。


不過更為正宗的是使用DOP (原產地認證),在指定地區出產的Basilico Genovese (熱那亞羅勒),而製成出Pesto alla Genovese (熱那亞羅勒醬),?並會混入生的Pinolo (松子)及大蒜,利古里亞橄欖油(特級初榨),以及少不了的芝士 (奶酪/起司),這方面多會使用Parma(帕爾馬)地區出產的Parmigiano (巴馬臣芝士)或Pecorino綿羊芝士,由於傳統上是用石磨把所有的材料用人手磨碎並混合而成, 故稱之為Pesto。

 

因此, Pesto最為重要的材料是好的羅勒葉, 而不是香蒜頭,所以「香蒜醬」一名其實是有點誤導的成份,令第一次認識Pesto的人會誤以為這主要是種用蒜頭製成的醬料,而事實上在吃Pesto的時候也不會吃到太多蒜頭的味道。替一樣外來身品翻譯名字時, 其「好」與「壞」也很視乎譯者對之的認識程度,但可惜約定俗成, 要去糾正這些帶點謬誤的中文翻譯稱實在困難,這也是Sharpe Law一直最想去改善的地方

 

Sharpe Law本身並不太好Pesto的, 不過這家餐廳自家製的Pesto的確不錯,重點是, 這家餐廳是沒有Menu 的, 待應就是顧客的餐牌,他們會直接向您介紹是日菜式及推薦, 保證是最新鮮的用料,因此對於不會意大利文的遊客而言, 也許會有點難度 (待應們的英文嘛)Secondo Piatto (第二道菜)就點了上面的Acciughe Ripiene alla Ligure,中文嘛, 應該可以翻譯成「炸釀香草利古里尼亞海魚」,上面帶點綠色的是混合了香草, 麵包屑, 芝士及牛奶的餡料,釀在堤魚肉上一起去炸,口感帶點軟熟, 味道真的不錯 :)


吃得超開心又飽飽的, 離開餐廳才7點多,見時間尚早, 就走回去熱那亞港灣地區散一下步, 幫助消化!!

 


回到上一篇遊記中介紹過的Palazzo San Giorgio,入夜後又是另一番景象, 看著光鮮外表的白色古建築被燈燈照得昏黃,想想800年前偉大的旅行家Marco Polo在囚牢中, 如何憶述元大都, 楊州的盛景,想像一下800年前的人們是如何地生活, 一個外國人如何在別國遊歷,古代旅行家的浪漫, 是現今Sharpe Law這種匆匆過客所體會不到的了;唔...話說回來, 家中那本《東方見聞錄》(馬可波羅遊記,Il Milione),只看到前半講及他去到敘利亞及伊朗等地,經過「山中老人」Rashid ad-Din Sinan (錫南)為首,紅極一時的恐怖暗殺組織Assassins (阿薩辛派)的根據地:


中世紀城堡Masyaf以及被蒙古旭烈兀摧毀不久的阿薩辛派主城Alamut,之後的遊記就還沒時間去看, 甚至Marco Polo還未去到中國;哈哈!!離開Marco Polo曾被囚禁之地, 回到對面的Porto Vecchio 熱那亞老港口

 

相片左面的亦是上篇介紹過的碼頭Ponte Embriaco,

在那個白色的巨大帳篷下是個溜冰場以及一家海灣餐廳,因此燈火特別通明, 跟前方黑暗的舊碼頭區形成個強烈的對比。

不過更沒想到的是,在9月下旬的7點半, 在遠方天際還可以看到一點日落餘暉

 

 

【部落格】www.sharpelawtravel.com

【粉絲專頁】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dessoefuturo/

【旅遊著作】 Italia好好玩: 羅馬×佛羅倫斯×威尼斯×米蘭

 

 

Top